山东省校外融合教育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我家乡 > 美丽家乡
山东省-滨州市
风里雨里终于等到你
  • 博物馆
  • 景区
  • 特产
  • 农副产品
  • 美食
  • 乡镇村居
博兴布老虎
博兴布老虎滨州市
布老虎取材广泛,其文化内涵生动深远。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一)祈福纳祥、镇宅避祸类。在博兴县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孝子董永深夜回家,路遇猛虎,虎让道而不食。虎曰:我只吃恶人。好人头上有祥光三尺,恶人头上黑气漫漫,我自能分辨之。博兴百姓深信此说,把能分善恶、惩恶扬善的布老虎置于堂上,以驱逐邪恶迎来福瑞。(二)美满和睦,祝福儿孙类。取“生龙活虎”、“龙腾虎跃”之意,祝福儿孙健康茁壮,生活蒸蒸日上。(三)反映爱情类,寓意情感。双虎传情,别有情趣。(四)民间故事,美丽传说。财神赵公明所骑猛虎、罗汉服虎符等,从神话传说里的老虎,盼望得到福禄。
粉皮
粉皮滨州市
粉皮源起何时无从考证。史书对粉皮的记载最早见于北魏《齐民要术》,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多款菜名用粉皮配制,如“假鳖羹”等,并用其作仿荤的“假鱼脍”。 清代《食宪鸿秘》中之“素鳖”,即用加了墨汁的粉皮代替鳖裙。粉皮制作技艺,实现了由红薯、绿豆、马铃薯等植物淀粉的提取向传统食品制作的转变,是东方农业文明的重要特征和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载体。
草柳编
草柳编滨州市
柳编(博兴柳编),山东省博兴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据《博兴县志》记载,博兴柳编技艺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发祥于县内兴福镇一带。明清时期,柳编技术在博兴县的兴福镇—带传开。民国时期,柳编技艺逐渐在全县推广,形成产业。柳编(博兴柳编)有茶垫、坐垫、门踏垫、草编储物箱、草编玻璃瓶套等日用家居工艺品,品类齐全,造型美观,色彩鲜艳。 2011年,柳编(博兴柳编)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55。
博兴对虾
博兴对虾滨州市
博兴对虾,山东省博兴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博兴县有20多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历史,博兴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大于10℃积温为4321℃;年日照时数为2692小时,无霜期207天,适宜博兴对虾生长。博兴对虾壳薄肉质饱满,体色浅灰,全身不具斑纹。个体大,规格整齐,个体差异小,最大规格62.5克,一般上市规格25克左右,整齐的可连壳冷冻精包装,也可加工成优质虾仁,晶莹光亮。博兴对虾肉质细嫩,口味鲜美,营养价值高。 2017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博兴对虾”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1年4月,入选2021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博兴对虾
博兴对虾滨州市
博兴对虾,山东省博兴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博兴县有20多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历史,博兴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大于10℃积温为4321℃;年日照时数为2692小时,无霜期207天,适宜博兴对虾生长。博兴对虾壳薄肉质饱满,体色浅灰,全身不具斑纹。个体大,规格整齐,个体差异小,最大规格62.5克,一般上市规格25克左右,整齐的可连壳冷冻精包装,也可加工成优质虾仁,晶莹光亮。博兴对虾肉质细嫩,口味鲜美,营养价值高。 2017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博兴对虾”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1年4月,入选2021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粉皮
粉皮滨州市
粉皮源起何时无从考证。史书对粉皮的记载最早见于北魏《齐民要术》,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多款菜名用粉皮配制,如“假鳖羹”等,并用其作仿荤的“假鱼脍”。 清代《食宪鸿秘》中之“素鳖”,即用加了墨汁的粉皮代替鳖裙。粉皮制作技艺,实现了由红薯、绿豆、马铃薯等植物淀粉的提取向传统食品制作的转变,是东方农业文明的重要特征和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载体。

主管单位:山东教育电视台

技术支持:山东乐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11028395号-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0969  服务电话:4008007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