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临沂商城实验学校秉承“大成教育”的发展理念,以“养成教育”为载体,以实现“让每一个生命饱满绽放”的育人目标,已经有多年的研学实践经验,因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特色显著,2020年12月被评为山东省“研学旅行特色学校”。近年来,学校立足实际,不断完善以“红色研学”为核心的特色研学活动,经过实践探究,目前已经形成了“红色沂蒙”研学的校本课程体系,红色沂蒙研学课程以红色主题为核心,以沂蒙精神为主线,以研学驿站为依托,包含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和红嫂纪念馆等地。在课程内容上,课程结合了校内教育课标,统整资源的多类型内容;在资源上,深挖内涵,优化线路,以项目式制定出具体研学线路;在活动设计上,实现了课程开展的活动化。研学过程中通过沂蒙革命历史教育、支前拥军劳动体验、古村古城传统文化探究、追寻瞻仰英烈战斗遗迹,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底蕴以及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意识。
课程目标
(一)价值体认: 感受自然风光及人文风貌,了解红色历史和光荣传统,理解、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和人文底蕴。
(二)责任担当: 依托红色研学课程,通过参观、采访、座谈、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近和探究自然,接触和融入社会,关注和反省自我,体验和感受集体生活,提升核心素养,锻炼意志品格,增强责任担当。
(三)问题解决: 磨炼体魄和意志,培养吃苦的耐劳精神和抗挫能力,形成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和团队精神。
(四)创新意识: 制作宣传海报。好东西更要广而告之,发挥聪明才智,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课程内容
1.到访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学唱该歌曲,感受沂蒙精神。
2.参观红嫂纪念馆,聆听红嫂故事,体验支前拥军劳动,学习红嫂精神。
3.游学红色影视基地,当一回八路军,打一次游击战,演绎红色故事。
4.依托红色沂蒙研学课程,通过参观、采访、座谈、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近和探究自然,接触和融入社会,体验和感受集体生活,提升核心素养,锻炼意志品格,增强责任担当。
依托红色沂蒙研学课程,通过参观、采访、座谈、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近和探究自然,接触和融入社会,关注和反省自我,体验和感受集体生活,提升核心素养,锻炼意志品格,增强责任担当。
1.把研学旅行课程内容与立德树人结合,学科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探究研学与趣味性活动结合,核心素养和红色研学结合,提供良好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提供优秀的项目活动方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感受沂蒙自然风光及人文风貌,了解沂蒙红色历史和光荣传统,理解、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和人文底蕴。
3.磨炼体魄和意志,培养吃苦的耐劳精神和抗挫能力,形成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和团队精神。
临沂商城实验学校地处沂蒙腹地,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名胜古迹较多。课程开发以临沂市突出的红色沂蒙研学旅行课题资源为依托,把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其他学科活动课统筹考虑,精心设计校本研学活动课程,引导学生传承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研学课程和国家课程有机融合。
资源选择
站点1:【山东天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沂蒙山小调诞生地)】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勤机关经常活动、驻扎在这里。1940年10月,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为配合八路军一一五师打击反动地方武装组织,在该区白石屋村创作了民歌《沂蒙山小调》。是“中国板栗之乡”和“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主要景点有:《沂蒙山小调》纪念碑亭、《大众日报》印刷所旧址、抗大一分校旧址、增任文工团团长袁成隆、词作者阮若珊所题的摩崖石刻“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和“深深怀念沂蒙山区好地方”、孤胆石、万亩板栗园、全国首家农民板栗研究所、板栗树王等。
站点2:【中国革命红嫂纪念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从1955年到1988年授衔的十位元帅和1500多位将军中,在这里战斗过的就有400多位。
课程实施
研学阶段 | 研学站点 | 研学时间 | 研学内容 |
研学前 | 学校 | 研学前一周 | 研学实践教师 | 1.研究课程内容,确定课程目标。 2.收集相关资料,走访和规划研学线路。 3.制定研学方案、研学安全预案、外出审批报告等。 4.设计研学课程手册。 |
研学前三天 | 5.准备研学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物资。 6.确定车辆、随车人员及具体负责事项。 7.与资源单位对接,确保研学流程顺利。 |
研学前一天 | 8.指导学生划分研学小组。 9.根据研学前期的资料整理和教学,针对性地提出研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和研究的主要问题。 10.为学生召开主题安全教育班会。 |
研学前一天 | 学生 | 11.了解行程安排。 12.填写研学课程手册基本信息。 13.预习研学课程手册中要求提前了解的知识。 14.对照物品清单,准备个人物品。 15.学习研学安全常识。 16.完成小组分工。 |
研学中 | 资源站点1 | 9:00-11:00 | |
资源站点2 | 13:50-17:00 | |
研学后 | 学校 | 研学次日 | 活动一、整理资料 活动二、成果展示 活动三、拓展延伸 |
(一)行前课程
1.了解研学活动
研学实践教师带领学生根据研学课程手册,查询研学主题相关知识,收集研学的相关资料,熟悉研学活动地点、主题、路线和活动场所。
2.安全教育
研学实践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研学前的安全教育,如学习交通安全、活动安全等守则,了解安全公约中涉及的研学安全问题并签订安全公约,了解紧急情况的处置流程。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查找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注意事项,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行中课程
课程一:沂蒙赞歌,唱响红色沂蒙——《沂蒙山小调》
研学地点:临沂市费县
活动一:
找一找:“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高粱那个红来哎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场。咱们的共产党哎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小组为单位,走访沂蒙山小调第三代传唱人,寻找沂蒙山的老故事,听一听老人们讲述有关沂蒙山小调的传奇故事。
课程二:中国革命红嫂纪念馆
研学地点:临沂市沂南县
活动一:
体验一把:通过小推车“送物资”、“挑军粮”体验活动,感受血与火的战争年代沂蒙人民是如何支前拥军的,增强责任感,感悟军民鱼水情谊。
(三)行后课程
1.整理资料
引导学生完善研学课程手册,制作研究性学习思维导图,整理实践作品、照片与视频等材料。
2.成果展示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图文材料、实践作品、视频等方式汇报研学成果。
3.拓展延伸
学生调查了解山东省其他地市标志性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让“大美家乡”“好客山东”走进青少年心中。
课程评价
评价维度 | 评价指标 | 评价主体 | 总评 |
优 | 良 | 加油 | 自评 | 组评 | 师评 |
合作交流 | 积极主动与同学合作 | 能够参与小组活动 | 偶尔与同学合作 |
|
|
|
|
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 可以听取同学的意见,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 偶尔听取同学的意见,不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
|
|
|
|
探究学习 | 能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并做好记录 | 能够观察并进行初步的思考,进行记录 | 能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思考 |
|
|
|
|
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 | 遇到问题时尝试寻求解决方法 | 问题意识不强 |
|
|
|
|
情感态度 | 积极主动参与研学的各项活动,对班级和小组活动贡献很大 | 参与研学的各项活动,能对班级和小组活动作出贡献 | 不积极参与研学的各项活动 |
|
|
|
|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担当意识 | 有一定的责任和担当意识 | 责任和担当意识不强 |
|
|
|
|
实践创新 | 乐于展示有新意的研学实践作品、方案等 | 自主完成研学实践作品、方案等 | 在教师或同学帮助下完成研学实践作品 |
|
|
|
|
规则遵守 | 研学实践过程中能自觉遵守规则和规避危险 | 能够遵守规则和规避危险 | 能够在提醒下遵守规则和规避危险 |
|
|
|
|